2008年12月21日 星期日

不良習慣導致脫髮


(資料來源: 網路文章轉載)

男性脫髮等級


研究發現,亞洲男性的脫髮和吸煙有關,還與開始脫髮的時間、家族史有密切聯繫。專家表示,目前男性脫髮人數越來越多,而且愈來愈年輕化。醫師協會一項調查表明,有60%的男性在25歲之前就開始脫髮,30歲以前出現脫髮的比例竟高達83.9%,其中脫髮嚴重者又以白領、商業人士居多。專家指出,脫髮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除遺傳因素外,精神緊張、進食過多油膩與辛辣食物、熬夜等飲食生活習慣往往會加重脫髮情況,或使脫髮更早出現。 如果僅在幾天之內發現掉頭髮,沒必要恐慌。若是長期持續性的過度脫髮,就應盡快尋找正規醫院檢查,實施針對性的治療。

脫髮的病因較多,可分為先天性脫髮、外傷性脫髮、雄性禿脫髮、毛髮週期性紊亂等類型,其中雄性禿脫髮和毛髮週期性紊亂為較常見的脫髮類型,毛髮週期性紊亂又稱休止期脫髮,它是由內分泌引起的瀰漫性脫髮,它主要由腦垂體功能低下、甲狀腺功能低下、糖尿病或口服避孕藥等因素造成的,另外某些化學藥品可能會引起脫髮。一般來說,在人的一生中15歲~30歲頭髮生長速度最快,隨著年齡的增長,頭髮的生長速度逐漸減慢,步入老年後,隨著皮膚的老化、萎縮,毛囊數目逐漸減少,頭髮會逐漸稀少;但如果一個人在中青年階段脫髮明顯增多,這就可能是病態了。

總而言之,頭髮有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每天掉70根~100根,都屬於正常範圍,脫髮還受季節因素以及情緒狀態影響,僅在幾天之內發現掉頭髮,沒必要恐慌。但專家提醒,如果每次脫髮超過100根以上,或者一兩個月內持續脫髮,就需要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專家指出,一般認為男性更容易脫髮,但實際女性也會脫髮。因為女性體內也有雄激素,只不過其發病比男性晚,多在更年期前後出現,且程度輕。但如今,有相當多年輕女性青春期後就出現輕度脫髮。 愛美是人的天性,但是有很多人過度的追求,頻繁燙染頭髮,導致脫髮,專家指出,目前中青年男性出現雄性禿脫髮的非常多,一方面與遺傳因素有關,但工作壓力和生活不規律也是導致脫髮提前出現和嚴重程度增加的重要因素。因此,若想真正做到預防脫髮的目的,就要注意平時的生活方式:

一、染髮、燙髮應掌握好頻率,一年別超過2次~3次,兩者應有時間間隔。這是因為燙髮劑和染髮劑都會對頭髮最外層的毛小皮產生一定程度的損傷,導致毛鱗片的剝蝕、缺損,髮內成分的流失,使頭髮失去光澤、乾枯易斷。

二、每天睡眠不應少於7個小時,最好在晚上11時前入睡,否則會影響身體的神經內分泌系統,導致或加重原有的脫髮。

三、頻繁梳頭不會促進毛髮生長,相反,一些不正確的梳頭方式反而損傷頭髮。有些人為了讓頭髮蓬鬆倒著梳頭,會對毛鱗片造成損傷,從而導致頭髮斷裂。應避免使用尼龍梳子和頭刷,因為靜電會給頭髮和頭皮帶來不良刺激,最理想的是用木梳。另外,盡量不要在頭髮濕的時候梳頭,因為這時頭髮含水量大,毛小皮比較粗糙,髮絲容易相互糾纏,如果強行梳理會導致頭髮斷裂,損傷頭髮。

四、洗髮次數多寡是不會導致或加重脫髮的。洗髮的頻率應因人而異,生活和工作環境很乾淨,頭皮出油不多的人,可以2天~5天洗一次,而環境較髒或頭皮出油多的人可1天~2天洗一次,甚至每天洗1次~2次。

脫髮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藥物只能起到控制和緩解的作用,是藥三分毒,控制了脫髮同時也會損害的到身體,所以要理性的看待脫髮問題。 絕大多數情況下,它不是什麼病只是個體差異,就好比人有高矮、胖瘦的區別,只是有些遺憾而已。 這雖然不是病,但因與人愛美的天性有關,往往影響到人的自尊與自信,進而影響到某些人的生活與工作!

除了使用藥物以外,脫髮的形成因與生活作息、飲食習慣及頭皮護理有密切關聯,有此困擾的人應由內而外,除了改善生活作息使之規律外,也應注意頭皮的清潔與護理,保護毛囊健康,畢竟有健康的頭皮才有健康而美麗的頭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