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日 星期二

禿頭得救?毛囊再生不是夢!


像孫悟空一樣,拔一根毛一吹,就可以變出千千萬萬根毛髮,一定是許多禿頭民眾的心願。台灣學者研發出可以大量製造促進毛囊生長微組織的方法,可望成為解決禿頭問題的契機。

台灣大學醫學工程所助理教授林頌然指出,一般人生長毛髮的毛囊約有十到十五萬個,禿頭的人可能只剩兩萬個;現行植髮方式多是「挖東牆補西牆」,把現有毛囊換位置到禿的地方,但常因數量不足無法有效覆蓋頭頂。

他利用組織工程進行的「毛囊再生法」,是一種「無中生有」的技術。林頌然說,人類的毛囊有十層表皮細胞,要培養不容易。他另闢蹊徑,改培養能促進表皮細胞生長的「真皮乳突細胞」。
「要控制一堆兵很難,不如先控制將軍。」他形容真皮乳突細胞就是那個主帥,可促使表皮細胞往下生長,自然形成十層結構,並製造發乾,往外推升。

一個人體毛囊約有兩百到三百個真皮乳突細胞,研究團隊取下十個毛囊進行體外培養,廿天內就可以培養出八百萬到一千萬個真皮乳突細胞。再把這些乳突細胞放在設計過的生物反應器中,讓它們大量自我聚集,形成真皮乳突微組織。研究團隊再將這些微組織植入裸鼠身上,已可見誘導毛囊新生的現象。

這項研究發表在去年「生醫材料」(Biomaterials)期刊,該期刊在組織工程領域排名第一;林頌然也因這項研究獲頒今年中研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

林頌然指出,解決「皮毛問題」的毛囊研究還要進一步調控毛囊的大小、密度、方向、顏色,以及生長週期等。他說,製造出來的毛囊,毛髮生長速度不能太慢;如果能讓黑色素幹細胞不消失,將可讓毛囊生長出黑髮。毛囊再生也是許多器官再生研究的典範,未來眼角膜、心臟等器官再生的大小,將可以毛囊再生研究為借鏡。
毛囊再生法」耗時4年花費700多萬,不過當前都只在動物階段,要真正在進入人體臨床實驗,專家預估還要10年,這個數字恐怕讓禿頭一族都倒抽一口氣。

沒有留言: